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旅游攻略
  • 兵团知青为海南农垦奉献青春
  •   1968年到1975年,广州、西安、汕头、湛江等地知青相继来到海南,加入到海南农垦的建设大军——

      几乎与海南农垦改为生产建设兵团同时,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下,一批批知青来到海南,加入到海南农垦的建设事业——这成为海南农垦57年发展历史中,另一件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。

      海南农场曾接纳了1500多名知青。今天,记者从农场寻找到了几幅知青老照片,通过照片上的人物故事,再次把我们带回那个轰轰烈烈、波澜壮阔的年代。

      “”开始后,由于大学不招生,工厂不招工,商业和服务行业处于停滞状态,城市初、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,也无法分配工作。1968年12月,发出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接受贫下中农的,很有必要”的号召,全国立即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。这个运动被宣传为具有“反修防修”、“缩小三大差别”的重大意义。几年内,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人数前后共达一千六百多万。

      1968年到1975年,在全国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,广州、西安、汕头、湛江等地知青相继来到海南,加入到海南农垦的建设大军。当时来海南农垦的各地知青将近10万人,分布全岛几乎每个农场。农场1500多名广东知青,就是这一群体中的一部分。

      知青来到农场后,不仅成为开荒会战的主力,还带来先进的文化知识,并把一些新思想和新带到各连队。当时的文艺表演、歌唱、乐器演奏等文体活动,是农垦创办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
      知青向阳回忆起当时从广州出发的场面,至今仍然历历在目。他说,在“毛挥手我前进”的口号下,他和成千上万的知青,选择了海南岛的国营农场。13日上午9点多,汽车把他们拉到太古仓码头,“红卫3号”船等在那里。学校体育老师杨兆忠,带领他们上了船。喇叭里响着“到农村去、到边疆去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歌声,把大家的情绪调动得异常高涨。但也有不少情沉闷,对未来一片迷茫。

      照片上是“红卫3号”到达海口码头的热闹场面:“红卫3号”船刚刚靠泊码头,岸上有欢迎的和红旗,这样的场面在当年比比皆是,但它却从此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。

      知青林三伟回忆说,那是他刚到19连二班当副班长时,发现劳动中缺乏运输工具,肩挑背扛又累效率又低,于是和班长商量自己学习造牛车。经过虚心学习和反复实践,终于造出全团第一部“自力更生”牌牛车。团处为表扬他们,专门派新闻报道组,拍下他和班长拉大锯的照片。

      还有一张饲料切碎机的照片,特别有历史意义。知青蒙雅森回忆道,这是男知青为养猪的知青姑娘吴曼丽和莫国瑞专门发明的。有一次,养猪姑娘吴曼丽切饲料时,不小心剁伤手指。男知青决心发明饲料切碎机,不到半个月就试验成功了。不久还进行革新,造出脚踩式饲料切碎机,于是请团里宣传干事留下这张珍贵照片。

      蒙雅森总结出当时知青认为劳动中的几种“最”:最苦的活是挖水井,冬天冒着寒冷泡在冷水里边挖土边掏水;最累的活是半夜当搬运工,为了建房,半夜到几十里外搬运沙石土木;最重的活是挑水浇苗,从山脚下挑水爬到坡顶,腰酸腿痛,肩膀红肿;最脏的活是出牛栏肥和挑厕所粪便,身上的臭味几天都散不去;最怕的活是三伏天砍笆和插秧,腰酸背痛还要蚂蝗咬;最险的活是开山炸石和砍树搬木。而最闷的活就是养猪了,困在猪圈周围,被臭味熏,还要独自切猪草的郁闷。

      现为海南农垦新星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的韩先成,不满16岁就成为长征农场8队的一名知青,参加到轰轰烈烈的垦荒事业。他最难忘的是1970年春节,大年三十早晨7点上山会战,直到初二晚上7点才下山。韩先成说,“白天治坡,晚上治窝”的口号他永远忘不了。知青岁月也深深影响着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,此前受用,今后也将受用终生。

      省农垦总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罗坤金动情地说,知青为海南的农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,他们奉献的是青春、热血甚至生命,他们的功绩永远都不应被忘记。

      的确,除了汗水和热血,知青们甚至奉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。晨星农场22名知青,为国家财产英勇的故事,就是其中的代表。

      1970年10月16日,当年13号台风海南。当晨星农场养猪连28名知青面对强大的暴风骤雨时,他们依然坚守着岗位。突然爆发的山洪,将整个养猪连包围并逐渐淹没。最后,来自广州、汕头的梁愉辛、张惠等22位风华正茂的知青壮烈,其中年纪最小的仅15岁。

      彭隆荣,这位当时兵团三师8团的潮汕知青,后来不仅成为南田农场的掌门人,领导着农场成为海南农垦发展的先锋,他自己也成长为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副局长、农垦房地产集团董事长,荣获全国劳模称号,而且是海南省著名的者和企业家。

      知青运动影响着整整一代人的命运。他们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沉浮和波动。这里有,也有悲沧,有痛苦与彷徨,也有欢乐和歌唱。

      坦然地面对,勇敢地承受,从逆境中寻找出,已成为知青们共同拥有的特质。这种气质,使他们能够在历史的大潮中不被淹没,并勇立潮头。

      1969年,16岁的李广生从广州来到农场插队,24岁返城。8年的知青岁月里,他先后做过橡胶芽接工和割胶工。特殊年代的艰苦磨砺,使李广生积累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,帮助他后来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绩。

      返城后的30多年里,李广生每年都回农场看看,从没间断过。他到生产队转转,或到工作过的胶园草地上躺一躺。有人做了初步统计,返城后的李广生,先后回到农场50多次。50次的回访,凝聚的是他浓浓的知青情结。

      不管是在广州,还是后来居住在和,农场已成为他生命中不能抹去的符号,成为永远割舍不掉的牵挂。

      2006年,李广生捐资450万元,为农场兴建了一座小学综合教学大楼,为该场教育基金会捐款30万元。2008年,他再捐资300万元,为农场中学兴建教师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。大批新课桌椅,数万套图书,几十台电脑、钢琴等教学用品,使农场学校焕然一新。在给学校添置2万多册图书后,他从广州请了10位专家,为图书室编制图书目录索引,实现了图书室的信息化、现代化。近年来,李广生为农场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,已先后捐资超过1300万元。

      由于海南农垦知青对农垦的特殊情感,他们大多数人都有着与李广生先生一样的知青情怀,并以不同方式,表达着他们内心深处这种对农垦难于割舍的牵挂。

      2008年,知青相约重回农场,亲手种植知青橡胶林,并出版了一本名为《红土的印记》大型知青纪念画册。

      画册中既有当年保留下来的珍贵照片,记录着风华正茂的知青们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,也有他们回忆蹉跎岁月的诗歌文章,还把当今知青们的通讯录印在。

      知青们收集到的当年实物,如今已经陈旧发黄,但那是特殊时代的符号和印记,沉默中诉说着精彩的岁月故事。当年那些朝气蓬勃的姑娘小伙,如今大部分已成了爷爷奶奶。但在他们的面容上,仍然闪烁着的。

      从1976年后,这些知青开始陆续回城。当他们终于回城了,却发现原来的城市已经不属于他们。他们努力适应,幸运的是,他们迎来了中国的新时期,他们义无返顾地投身其中,并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中坚力量。